在Wi-Fi 6普及红利尚未吃尽、Wi-Fi 8脚步临近的夹击之下,Wi-Fi 7虽技术优势突出、产业链基本齐备,但商用落地仍处于起步阶段,企业级应用能否成为破局先锋?对此,工信智媒体(通信世界)记者采访了Qorvo亚太区无线连接事业部高级行销经理林健富。他指出,随着企业级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和供应链的规模效应显现,预计在未来2~3年内,Wi-Fi 7将完成从技术导入期到规模成长期的关键跨越。
企业级应用前景广阔
作为新一代无线标准,Wi-Fi 7自2024年1月开放认证以来,全球商用进程持续推进。Wi-Fi联盟预计,2028年Wi-Fi 7设备出货量将达21亿台,超越Wi-Fi 6成为市场主流。当前,Wi-Fi 7正迎来快速增长期,据Counterpoint预测,2025年全球Wi-Fi芯片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2%,其中Wi-Fi 6/6E/7设备占比将达43%。
从应用场景来看,Wi-Fi 7的应用已从传统的上网、看视频等消费级应用,扩展至工业端场景,包括智慧的基础设施、高清监视器、AR/VR穿戴装置,还有工业4.0、智能工厂、电动车联网等场景,其高带宽和低时延特性将有力推动XR、远程医疗等创新应用的发展。
博研咨询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企业级Wi-Fi市场规模已达350亿元,同比增长18%,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达16%。市场需求强劲。林健富指出,相较于消费级市场,企业级应用有望成为Wi-Fi 7的核心增长点,目前Wi-Fi 7已在工业、医疗、零售等多个场景中落地应用。
在制造业方面,Wi-Fi 7的高带宽、低延迟特性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。例如,目前已有行业领先的AI解决方案可在汽车制造车间实现设备互联,通过MLO技术保障AGV的实时数据传输,整体网络吞吐量提升30%,运维成本降低20%。
在医疗领域,Wi-Fi 7的320MHz频宽支持4K医学影像实时传输,而“Wi-Fi密盾”技术通过物理层信号干扰防止数据窃取,满足HIPAA等合规要求。例如,北京协和医院部署的Wi-Fi 7网络,可同时承载手术机器人控制、电子病历调取和远程会诊等任务,单用户吞吐量提升100%。
在零售场景中,Wi-Fi 7的智能负载均衡技术可应对客流高峰期的收银系统压力。例如,上海虹桥火车站部署的Wi-Fi 7网络,通过前导码打孔技术减少信号衰减,在40米范围内维持1Gbps以上的吞吐量,支持4K监控和旅客无感漫游。
最新市场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Wi-Fi 7设备市场表现亮眼,企业级产品最高已实现26.56Gbps的整机速率。这些技术进步不仅体现在性能指标的突破上,更通过与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的结合,为新兴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支撑,推动着整个产业向更高性能方向发展。
林健富认为,Wi-Fi 7正在重塑行业应用格局,在商业模式方面,硬件与服务的协同创新、垂直行业的深度定制解决方案正成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;在应用场景方面,其卓越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持续催生智慧医疗、工业物联网等新兴业态,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Wi-Fi 7普及仍需时间沉淀
对于Wi-Fi 7的商业化进程,林健富从产业发展规律和技术特性两个维度作出解析。首先,在技术实现层面,完整的Wi-Fi 7体验需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时支持Wi-Fi 7技术。然而,目前市场仍处于过渡阶段:一方面,Wi-Fi 6终端设备仍占据约50%的市场份额;另一方面,6GHz频段在国内尚未开放给Wi-Fi使用,使得终端与网络设备的双向升级进程仍需时间,从而影响整体商业化节奏。
“更重要的是,Wi-Fi 7的价值定位与传统消费级Wi-Fi有着本质区别。其真正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对网络性能要求严苛的企业级应用场景。”林健富指出,智能工厂的多设备协同调度、远程医疗的实时数据传输、以及XR设备的高带宽低时延需求等,这些专业场景的设备更新周期与消费电子产品存在显著差异,也决定了Wi-Fi 7的普及将遵循不同的时间曲线。
此外,设备成本仍需要关注,作为新一代突破性技术,Wi-Fi 7的初期部署成本确实高于已经成熟的Wi-Fi 6解决方案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市场的Wi-Fi 7硬件成本下降速度已明显快于当年Wi-Fi 6同期的优化进程,这主要得益于产业链的快速响应和市场竞争的推动。
“从长远来看,随着企业级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和供应链的规模效应显现,预计在未来2-3年内,Wi-Fi 7将完成从技术导入期到规模成长期的关键跨越。”林健富讲道。
Qorvo布局全面开花
作为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,Qorvo在Wi-Fi 7领域取得显著进展,不仅提供完整的无线前端射频模组、滤波器解决方案,还兼顾低功耗、小封装的优势,可以为产品开发提供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。
林健富进一步解释说,传统线性功率放大器一直是行业标配,但随着设备数量激增,降低功耗和尺寸成为刚需。为应对Wi-Fi 7的新挑战,Qorvo采用非线性FEM+DPD的方案,通过DPD补偿技术,可以在几乎不需要任何处理器功耗的情况下,实现与线性FEM相当的性能。这一方案在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功耗,且效率更高。
同时,Qorvo还将滤波器与射频模组整合为线性的Wi-Fi 7 FEM,其拥有极佳的线性度,同时具备低功耗、小封装、高整合的特性,可显著降低成本与线路匹配调校的时间,这一高集成的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三星、小米等旗舰手机。
Qorvo还与高通、博通、联发科等主流芯片厂商深度合作,完成从技术验证到量产的闭环。在合作过程中,双方共同开发参考设计板,确保射频前端与系统芯片的完美匹配,提升产品一致性和客户开发效率。Qorvo非线性FEM已通过上述三家厂商认证,联发科已经实现量产。
此外,多家知名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和多款高端路由器也采用了Qorvo的解决方案,如联发科天玑9400平台机型、京东云BE6500等,满足不同场景对功耗、散热和设计规范的需求。林健富指出,这些实践为Qorvo积累了从设计到量产的完整经验,未来将持续跟进Wi-Fi 8的标准,积极投入前沿技术研发。
Wi-Fi 8将在2028年问世
当前产业界的技术演进已进入Wi-Fi 8的预研阶段。林健富表示,与Wi-Fi 7相比,Wi-Fi 8的重点不再是单纯提高传输速度,而是通过优化频谱利用和提升网络稳定性来改善用户体验。在高密度、多终端并发的场景中,企业级用户将率先受益。
据介绍,Wi-Fi 8的关键技术包括:多接入点协调,可优化频谱利用率,减少干扰;协调空间重用,能提升网络效率、降低延迟;超低延迟与超高可靠性,可满足工业物联网、XR等严苛场景需求。
作为射频前端技术的领导者,Qorvo已为Wi-Fi 8的演进做好充分准备。在射频架构创新上,从Wi-Fi 7开始,Qorvo便采用非线性DPD技术,有效降低系统功耗,如12路AP场景中,功率可降低约6W;同时与高通、博通等芯片厂商深度协同,优化算法适配。
在高度集成化设计方面,Qorvo推出集成FEM系统封装方案,整合功放、开关和滤波器,并内置温度传感器实现实时频率校准,提升设计效率与良率。
在全频段支持方面,Qorvo可提供覆盖2.4GHz、5GHz和6GHz的射频与滤波器组合方案,灵活应对未来频谱调整,确保全球合规性。
“Qorvo预计Wi-Fi 8标准将在2028年左右发布。”林健富强调,在Wi-Fi 8时代,Qorvo将进一步推进高度集成化设计,通过打造iFEM整体平台,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支持;同时在Wi-Fi 8前端技术演进中发挥关键作用,助其更快进入企业级应用主场。
炒股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